企业医院剥离大限将至
“2018年年底完不成任务的,要追责。”在近日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企业医院改革发展论坛上,中国医院协会企业医院分会会长金永成说。今年5月,金永成曾作过题为《企业医院寻找出路迫在眉睫》的报告。如今,企业医院从母体企业剥离的最后时限就在眼前。
目前预计完成90%以上
“包头一家企业医院院长说好要来参会的,下午3点半刚到北京,5点半又回去了。”金永成在会上调侃说,企业医院剥离越到最后变化越快,分秒必争。在2018年医疗卫生领域最具革命性的事件中,企业医院改制首当其冲。
“2016年,大家虽然意识到企业医院要变天,但是没想到会如此之快。”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企业医院院长说。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释放信号,要求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深化改革。2017年7月,国资委等6部门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也就是俗称的“134号文”之后,企业医院剥离才开启加速模式。
“企业医院剥离目前预计完成90%以上,年底能基本完成目标。”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吴同兴用“3456”来描述当下的改革进展。他指出,国家相关文件给出了关闭撤销、移交政府、资源整合和重组改制4种剥离途径。目前,1/3选择关闭撤销,或转为企业内部的门诊部;1/4选择移交政府,包括移交给地方政府、政府办公立医院、地方组建的健康产业平台等;1/5选择交给国家认可的平台进行资源整合;1/6选择引进社会资本,进行改制;极个别因为承担职业病防治等特殊功能,以及特殊领域医疗保障功能的医疗机构将保留。
“按国家相关规定,部分央企先成立医疗集团,3年后退出。”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企业医院院长希望这样的规定能让自家医院再多喘口气。对此,吴同兴强调,这是一种过渡性办法。集团内部整合需要引进战略投资者,并在3年过渡期内逐步退出,否则将考核问责。他还指出,对一些擦边球行为,规范条款是很明确的。例如托管,只有已经明确改革路径,因人员、股权等问题暂时无法实施的才可以托管,而且托管时限不超过3年,违者直接划给央企规定的平台公司。再如为某项特定功能服务而成立的门诊部或医务室等,可以存在,但不能对外。
六大平台来兜底
“华润健康、国药集团、中国诚通、中国通用、中国国投、中国国新6家中央企业可参与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的资源整合。”2018年7月,被称为“25号文”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办医疗机构深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布后,一些企业医院仿佛看到了最后的兜底路径。
本次论坛上,除中国国新外,其余5家央企负责人悉数到场,并在报告中宣扬“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健康产业”“打造国有资本主导的大型医疗集团”“打造健康中国战略支柱型企业”。“他们说得挺好,但是我们一旦并入,往往就没有了话语权。”几位还没决定归属的企业医院院长有点担忧。“谈恋爱阶段所说的,就是过日子阶段所做的。”中国国际医药卫生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粲的话让大家有了一些期待。
“到年底实在无法剥离的医院,直接无偿划拨到具备条件的央企、国企搭建的平台中,这种可能性非常大。”金永成口中具备条件的央企、国企正是这6家。除了国资委指定的6大集团,部分省(区、市)的国资委也在搭建类似平台。如辽宁省成立了辽宁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在3年过渡期内把辽宁省属的20多家企业下属医疗机构组合在一起,进行专业化管理。
“重组改制是今后的主要方向。”金永成表示,不少企业医院选择了重组改制,包括引入社会资本、国有资本,或者允许职工持股等。国有企业医院的改革还要持续很长时间,转变到主业以医疗为主的集团管理,符合医疗产业发展趋势。但若采用无偿划转等方式,制约医院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根本性变化,未来有很大可能再次进行市场化重组。
方方面面都在博弈
“现在正跟很多家接收单位谈,还没最后决定。”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职工医院相关负责人王金林告诉记者。投资机构的营利性和自家医院的公益性如何协调是他现在比较头疼的问题。
金永成表示,投资企业当然希望企业医院转为营利性,否则经营管理就很困难。因为非营利性医院不能分红,所得的利润必须再用于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同时,职工身份和产权问题可能是医院由非营利性改为营利性面临的两个最大问题。从企业身份转成社会身份,职工自然不乐意。不少母体企业在房屋、土地上还持股,如果产权不明晰,自然会阻碍医院转为营利性。即使土地可以卖,但毕竟是国有资产,难以作价,有些地方尚无配套政策。
移交政府或者地方是不少企业医院的想法。“我们希望移交政府,但是现在政府不接招呀。”东北某省一家企业医院的负责人在本次论坛上激动地说。金永成调研发现,此种方式难推进主要卡在身份转换上。在事业单位编制减少的大背景下,从企业身份转到事业身份很难。
金永成指出,企业医院剥离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母体企业本身就不情愿,不少企业认为,企业发展需要医疗机构。一方面,企业内部有医院十分方便,如职工体检、职业病防治以及一些特殊疾病、事故的抢救等需要医院给予医疗保障。另一方面,很多军工企业有军工职工保密需求等。“此外,在医改过程中国家对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作出规划,使各界普遍认为医疗产业是朝阳产业。企业作为医院母体,自然不想放弃这样的机遇。”金永成说。
企业医院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剥离不是终点。金永成建议,企业医院寻找合作伙伴时,要从发展架构、行业布局、产业链条等方面综合研判公司的实力和发展潜力,选择资金实力雄厚、有医疗支持和管理团队的公司。他认为,解决老百姓基本医疗需求的主体是政府办医院,而今后央企、国企办的医院也应该是解决基本医疗问题的主力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