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 疾控先行
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节约国家医疗资源方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极其显著。在打造健康中国和实现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以保障公众健康为使命的疾控工作大有可为。
从1953年全国范围内的卫生防疫站筹建,到2003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职能转变,再到当今健康中国新征程上的砥砺前行,60多年来,覆盖城乡的疾控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中国疾控人肩负预防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的历史使命,沐风栉雨一路走来,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天花、脊髓灰质炎、丝虫病、新生儿破伤风,一个个老百姓谈之色变的“瘟神”被送走,各类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28种法定传染病直报网络和国家级监测点覆盖全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增加到14种,对15种传染病实现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等突发传染病疫情处置及时有效;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灾情后卫生应急科学高效,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慢性病和精神卫生防治体系逐步健全,职业卫生、环境卫生等公共卫生工作不断加强……成绩的背后,是疾控人甘当健康卫士的无私奉献,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胜利。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问题日趋复杂,疾病防控任务更加艰巨。例如,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6.6%,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十分短缺且分布不均,已经不能满足国民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多的诊疗需求。
作为疾控人,应该感到前所未有的责任和压力。一方面,绝不能忽视重大传染病的严峻流行态势,严密防控各类新发、复发传染病乘虚而入,继续关注食品安全、职业危害、环境污染等问题,科学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另一方面,针对当前疾病谱变化和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及时调整职能定位,整合资源,不断提升基层疾控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落实党的各项惠民、利民、便民措施,着力解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威胁。
围绕健康中国这一宏伟工程,疾控人必将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再筑辉煌。